
膽小貓抓人很兇?動物行為專家教你9個方法,讓貓咪變得更親近
不管你的貓咪是否曾經歷過傷害,或者是來自收容所、街頭救援,有一些實用的小技巧可以幫助那些過於害羞或膽小的小毛孩從角落中走出來,慢慢成為更親人、更社會化的夥伴。
許多人在認養或救援貓咪時,內心充滿期待,憧憬著幸福的場景:當籠門打開,貓咪邁入新家的那一刻,就會像朋友分享的那些可愛照片一樣,開心得在家裡各處遊逛、自在翻肚撒嬌,甚至主動跑來討摸討抱。然而,現實往往沒有這麼童話般順利。
但事情並非如你所期望,當籠子一打開,牠立刻逃之夭夭!因此,要特別提醒剛帶貓咪回家的飼主,在讓貓咪出籠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家中是否存在任何可能讓牠溜出去的出口,比如窗戶、紗門、陽台的縫隙,甚至是天花板的裂縫。貓咪天生擅長逃脫,只要有一點點空隙或籠子的結構不夠堅固,牠們就能施展高超技巧或用盡全力破壞後脫逃。
接下來的日子,你幾乎看不到牠的蹤影。除了固定的吃飯時間,你在放好食物後迅速離開,才有機會遠遠地看見那個小心翼翼、匍匐前進的身影。牠每吃一口都要回頭確認四周是否安全,有時甚至把食物從碗裡叼出來,搬到椅子或桌子底下那些牠認為更安全的隱蔽處,才敢安心進食。
平日裡,你的新貓咪可能總是躲在黑暗的角落裡。
當你趴下尋找時,唯一能看到的只有那對驚恐發亮的眼睛。甚至連來家裡的朋友都完全察覺不到你養了一隻貓。
這樣的情況下,你大概已經可以確定,自己收養了一隻比一般貓更膽怯且害羞的小貓——
也就是那些缺乏我們常說的「社會化」經驗的貓咪。
但別擔心,身為主人的你,可以幫助這隻害怕的小生命,也就是你的新朋友,逐漸克服牠的恐懼、不安與習慣,讓牠勇敢邁出「安全區」的第一步。 當然,這過程需要你的耐心與時間。以下幾個小方法或許能夠幫助你的新貓咪更快擺脫恐懼與不好的記憶,迎接新生活。
1. 認知事實:貓咪害怕躲藏並不是你或是貓咪的錯
你領養了這隻貓咪,因為好意將牠帶入你的生命,而99%不是你的行為造成牠本身這麼膽小和恐懼。你必須有正確的認知,了解貓咪會有這些行為是因為牠可能受過傷害,並且從來沒有機會能被正確對待、給予時間空間來「社會化」幫助牠適應和人類一起的生活。
2. 害羞貓最需要的是「耐心」與「同理心」
幫助害羞和恐懼貓克服環境,學習當只討人喜歡的家貓可能不是那麼容易,通常會讓認養人感到失落無力和沮喪。在收容所常碰到「退養」貓咪的狀況,通常都是貓咪抓人或是無法像家貓一樣「小鳥依人」。但是如果你一開始想要幫助牠,就請你不要這麼快放棄。動物不是人類,牠們無法瞬間聽動人類的語言,你必須要用改變環境和建立習慣的節奏讓牠們慢慢理解、與牠們溝通,但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3. 從「小空間」開始建立安全感
最能讓膽小貓安心的是小小、黑暗(有遮蔽物)的空間。所以當你從外面或收容所帶回一隻貓咪,你一定要先準備一個小環境給牠,未來再慢慢介紹整個家給牠。
給貓咪正確的漸進式適應方式,由小而大的空間應該為以下:
貓咪的小籠子(裏面有小紙盒、貓砂盆、布、食物和水盆)> 可以關門的小房間 &整個家
當帶貓咪回來的第一天,你絕對不可以直接在客廳把籠子打開,讓牠全家走透透,除非收容所告訴你這隻貓咪是非常親人大膽的貓咪。你應該先佈置一個牠可以當作自己家的小空間給牠,例如選一個足夠牠睡覺翻身大的小籠子,裏面放好布、玩具、飼料、水、貓砂盆或小盒子讓牠玩和躲藏,然後籠子外面用不透光的布至少蓋住三~四邊,留下正面可以看到。這樣的空間會讓膽小的貓咪有歸屬感,牠將會把籠子當作安全的避風港,牠的小地盤、牠的家。牠會慢慢開始想往外探索,但是那是等牠比較安心之後。(用小籠子關著牠對於教牠如何跟人類互動也是很好的技巧,後面會再解釋。)
讓貓咪緊張的因子除了味道、空間感,最嚴重的莫屬「聲音」了。對於人類來說,大聲的音樂、廣播、電視聲音、朋友聚會的嬉鬧聲可能都是愉悦或是可以忍受的環境背景音,但對於對聲音極為敏感的貓咪來說,這些聲音簡直是快把牠逼瘋了,甚至地板因為聲音的震動牠都會敏感到害怕和不安。所以當貓咪剛來你家的前幾周,儘量不要讓家裏太熱鬧,保持低環境音、講話、放東西、搬東西、看電視、聽音樂、走路腳步聲、開籠子聲等….都要輕輕地,儘量小聲幫助貓咪適應新環境是很重要的。
針對非常害羞膽小的貓咪(例如你觀察到牠就算在自己的籠子裏也肚子貼著地面,沒有放鬆的姿勢、或是食慾不好都不吃飯)你可以在牠所在的房間裏放小聲的「古典音樂」或「貓咪音樂」、甚至YouTube上可以找到貓咪放鬆聲音(例如呼嚕聲),都可以幫助牠更放鬆不緊張。
5. 用平靜的聲音與貓咪說話
貓咪對於音調高低起伏和聲量非常敏感,貓咪剛到你家的時候,你每次與牠的互動都很重要,都是牠一點一滴對你累積信任和建立關係的方式。
你一定要常常和牠說話,在做任何一個動作之前(例如幫牠換水、加飼料、陪牠玩玩具、摸摸)都要先用平靜的聲音和牠說說話再動作,說話方式可以像和小baby講話那樣,絕對不要出現興奮尖鋭的高音,也有很多人會唱搖籃曲給貓咪聽而達到不錯的效果。
6. 食物是建立信任最容易的方式
在收容所裏,我們的經驗是不論多兇悍或膽小的貓咪,99%都會很快被好吃的食物征服,剩下那1%也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被好吃的食物征服。貓咪剛到你家的時候,若是食慾非常不好,很可能是因為過於緊張,你可以給牠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來誘惑牠(先不用考慮飼料或罐頭的健康問題,那是長期/遠程才會需要注意的事),先讓牠適應環境和對你產生安心及信任。
首先你一定要先確實將牠安置在上述第3點所說的「小籠子」裏,小籠子不但給貓咪安全感,也減少互動時的難度。你必須選擇非常香的食物,通常我們用條狀的雞肉泥(搜尋雞肉泥可以看到很多長條狀的肉泥可購買)。再來,你可以用布包著手(避免貓咪抓傷你),再拿著很香的肉泥條(記得先擠出一點讓牠聞到香味)放到貓咪鼻子前面。這時,貓咪可能因為害怕而躲開,甚至出手揮打你伸出的食物。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慢慢地撿起食物,再度伸到牠鼻子前面,幾次之後牠會比你先放棄,而且牠也會了解,出爪不能將你的手打走,也無法讓你打消互動的念頭,更無法把你打跑
當牠卸下心房開始想吃你手中的食物的時候,你就擠出更多肉泥給牠吃,吃一下停一下,停止餵食的時候,用包著布的手輕輕摸摸牠的頭和下巴,再伸出肉泥給牠,讓牠知道:人類/主人靠近我要跟我玩的時候,就有好吃的,就有好事情要發生。這樣貓咪對於主人就會慢慢產生正面的印象,幾次之後,你會發現,貓咪不用你主動將肉泥伸過去,你一打開籠子的門,牠就會探出頭來找吃的,眼神還會一副:「肉泥在哪裏呢?」的樣子。
如果貓咪完全不吃肉泥,你可以試著將肉泥抹在牠的鼻子上,或是趁著牠緊張哈起打開嘴巴的時候,把肉泥擠入牠的嘴巴騙牠吃下。貓咪緊張的時候有時無法聯想香味和味道,也不願意嘗試,但牠真的吃到好吃的食物後,信任度和安全感就會上升。
如果上述都無法成功也不用著急,擠一點點肉泥在牠原本的幹飼料上面,等你走了牠可能願意吃吃看,發現好吃了牠就會期待你下次出現餵食的時候,重點是不要放過多、牠吃不完的食物。我們必須讓牠覺得你出現才有食物吃,而不是食物在籠子裏任由牠吃到飽的概念,才有機會增進你和牠的連結與感情。
7. 等貓咪主動接觸你
當貓咪不緊張了,願意踏出籠子探索時,你要忍耐住,絕對不要伸手抱貓,因為不是所有的貓咪都喜歡抱抱。我們常在收容所裏聽到「我被貓抓了,我要退貓!牠很兇」這樣的狀況,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主人「強抱貓咪」。強迫貓咪做不喜歡的事情,是不會讓牠習慣你和喜歡上你的。貓咪的個性和牠對你信任度都決定了牠是否會給你抱抱,牠想走的時候你強迫牠,牠一定會想辦法跑掉,最有力氣的是牠的指甲和後腳,所以你等於強迫牠傷害你,牠其實沒那個意思也不是故意的。
膽小貓尤其忌諱人類太主動接觸牠身體(籠子內的親人訓練除外)。尤其貓咪離開籠子,也就是牠認定安全的躲避空間/家。當你看到牠進步願意踏出籠子外時,你一定要讓牠主動來找你互動,而不是你主動。
你可以伸出你手,把手指頭彎區起來做成像貓鼻子那樣,然後讓牠來聞聞你的手。牠今天不靠近你,但你沒有給牠壓力也沒有讓牠害怕,下次、多幾次之後,牠就會親近你了。
8. 使用貓咪費洛蒙
貓咪費洛蒙是仿造貓咪開心安心時所釋放出來的荷爾蒙,這種味道存在環境中,會讓貓咪更容易感覺到安心,目前有很多品牌在販售,都是插電型,只要插在插座上就可以讓環境中充滿貓咪費洛蒙(人類聞不出來這個味道),讓膽小貓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9. 正向思考
無論過程如何,千萬不要往壞處想,也不要把貓咪過度情緒化、擬人化!貓咪不是人類,沒有邪惡、報復、討厭等情緒,牠們憑著以前的經驗在自我保護,並不是討厭你、你的家人也並不會故意想傷害你。你是有智慧的人類,你可以協助解決牠的害怕與恐懼甚至環境原因,千萬別覺得貓咪「故意」做了哪些事、「牠為什麼不…..」 你的智慧遠遠超過於牠,牠的反應都是因為你提供的環境和你的動作而造成,所以你絕對可以改變這些事情。
沒有耐心和毅力的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認養貓咪或帶貓咪回家;一旦認養了一隻貓咪,請拿出耐心和愛與牠一起學習、練習,把貓咪送回收容所比不認養牠對牠傷害更大。

友站推薦

